首页 / 教育 / 985、211高校林立,如今,我们还需要留学吗?

985、211高校林立,如今,我们还需要留学吗?

21天,6个国家,22座城市,近40所世界名校。

新东方英欧名校探寻之旅,终于结束了。

这段行程,横跨亚欧大陆,抵达英国,由南至北,走访伦敦、牛津、剑桥等地共计18所高校,后从爱丁堡飞往爱尔兰、西班牙、法国、瑞士、意大利,开启欧洲17所高校的探校行程。

上图:北京时间10月4日早5点,英国时间10月3日晚9点,新东方英国名校探访团与欧洲名校探访团顺利会师;

下图:在完成英国名校探访后,新东方英国名校探访团代表马星同志于爱丁堡,与欧洲探访团代表俞仲秋同志,顺利交接周成刚老师仪式。

作为一个多年前也曾出国留学的学子,在探校行程出发前,我认真思考了一个问题——

在今天,我们还需要留学吗?

01

时代变幻下的留学

这个疑问并非空穴来风。

1978年,我国正式开始受理自费留学申请。在此之前的留学生,基本是由国家或单位公派,留学,是一种极少数人才能获得的公务资源。

进入新世纪后,公派留学的人数只保持着小幅上涨,自费留学的人则逐年增多。从1978年到二十年前的2003年,留学生的数量累计达到了70.02万人。

2000~2019中国留学生人数变化

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,那个人们朝气蓬勃、对新世纪充满向往的年代,留学象征着一种希望——走出国门,跟上大千世界的脚步,吸纳新的知识与文化,学习其他国家长久积累的先进科学与技术,将其带回祖国,为我们所用。

八九十年代的那批年轻人,有的带着使命,有的带着热忱,登上了越过海洋的航线。大部分人学成归来,将新的技术与见闻带回国,帮助国家发展,成为了祖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。也有部分人更新了规划,选择在国外安家立业,在当地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。

无论哪种选择,它的缘起,就是当初想留学的念头,一个或深思熟虑或一闪而过的、想要出国去看看的期愿。

到了2019年,距离那个热烈斑斓的千禧年,已经过去了近20年。从1978年累计的留学生数量达到了656.06万人,其中423.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,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.28%。

也就是说,八成以上的留学生会选择回到祖国。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三次留学生“归国潮”,已经持续到了今日。

1998年的报纸,报道出国留学热

过去四十年,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,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环境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这也让留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。

得益于国家的高速发展,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,“海归”也不再是各行各业大受欢迎的香饽饽;在学历通货膨胀、就业形势日渐紧张、就连出国留学也看似变得越来越“容易”的今天,关于留学的质疑出现了——

前段时间,一篇“藤校毕业后高开低走,到30岁一事无成”的文章在网络上爆火,瞬间被千万人围观,收到了数千条的评论。

文中,90后女生“小琛日记”自述了她“高开低走”的海外求学经历:

“想想我出国留学前前后后8年时间,没少吃苦,也没乱花钱,学费生活费至少花了268万,现在年薪15万且行业看不到未来,心里真是焦虑。”

图片来源:小红书@小琛日记

有人同情她的遭遇,有人质疑她的选择,还有人批评她的态度,但有很多留学生表示“感同身受”。

而在豆瓣上,有一个名为“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”的小组。在这个小组里,超过5万名海归互相吐槽自己的“失意人生”,寻求安慰和共鸣。

曾几何时,“留学”撑起了国家发展的需要,曾几何时,“留学”的光环是职场里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。

而现在,随着人数增多、市场泛滥,留学质量参差不齐,留学生的社会认同度逐渐下降,留学似乎不再那么光鲜亮丽。

02

留学,只是为了知识吗?

如果往前推个二三十年,甚至四五十年,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。

了解过历史就知道,新中国的各项现代体系,工业、经济、文化等,都是在建国后一点点积累、搭建起来的。教育体系也是如此,尤其是高等教育,虽然之前也有一定基础,但是相比起发达国家的教育积累,还是有很大的差距。

那时候,最为直接的获取知识的方式,就是去发达国家留学,实地切身地、系统性地学习他们的知识。“留学”这个行为的最终目的,是切实的国家建设的需要,是要尽快搭建起现代化体系,让新中国奋力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。

所以1978年之前的留学,都以公派为主,需要学习的东西,也是国家当下最迫切需要的知识。而那个年代的留学生,也是为国做出较大贡献的一批人。

1978年12月26日,首批52名赴美留学人员到达美国

当国家的基础体系有了雏形,内部发展稳定之后,自费留学放开了,不过,“留学为了知识”的这个核心内涵还是没有大的变化。只是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拥有这一获取知识的途径。

在新思想和爱国情怀的双重影响下,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留学的行列中来,他们怀抱家国情怀和学习的热忱,踏上异乡的土地,努力吸收着一切新知,就是为了学成归国,为更细致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也正是站在这群前辈的前路上,我们才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个时代,这个方方面面都浸染在科技、便利中的时代。

2018年前后,网络兴起的中国“新四大发明”,即高铁、移动支付、移动商城、共享单车,均建立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上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教育系统也逐步完善了起来。国内高校的世界排名一再提升,甚至某些专业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。即使过去专业壁垒最高的某些高精尖领域,我们也探索出了自己的方法论和科研成果。

此外,进入信息时代后,普世的知识得以广泛传播,国外的大学教育、通识教育课程也通过互联网引入了国内。网络的存在打破了知识的“专属权”,在这个时候,不用出国留学,我们也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知识。

所以,如果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,或许对于今天的留学生来说,留学就不再有那么绝对的重要性了。

那么,摘掉历史赋予留学的内涵,摘掉“获取知识“的外壳,我们应该怎样重新认识留学?

03

留学“镀金”,镀什么金?

在探访名校的过程中,我们采访了很多留学生,我们都会问到一个问题:你为什么想要留学?

大部分同学的第一回应是为了获得国外的学位,为学历添上一笔,或许有助于未来找更好的工作。

周成刚老师与接受采访的同学们

的确,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,只要挺过一年多的时间,就可以在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拿到一个硕士学位,这也是留学最为直观的回报,也是大部分人所看重的价值。这也无可厚非,为了更好地生存,本就是人类一直不懈探索的命题。

但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同学会告诉我们:为了展开一场不同的人生旅程。“我有一个同学,他(英国人)出生在伦敦,本科也是在伦敦念的,但他选择来布里斯托大学念研究生,我问他为什么这么选择,他说他只是想要离开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,去体验不同的生活。”

的确,一段不同以往的留学经历,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或浅或深的影响。例如,在申请学校阶段,我们需要准备语言考试、文书材料等,需要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,再综合各个学校、各个项目信息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不断追问自己那些过去一二十年都没有想过的问题:我喜欢什么?我热爱什么?我到底要做什么?

接受采访的留学生

当我们真正踏上异国的土地,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后,考验也会真正来临。

学习上的非母语阅读写作、全新的师生和同学关系、从未接触过的教学体系等等;生活上的衣食住行、与当地人的交往……这一切都会把我们过去的经验彻底解构,扑面而来的新生活又迅速将我们组装成一个新的自我,也就是在这样反复上演的过程中,我们适应了真正的留学生活。

这些改变、挑战,让我们的语言能力、学习能力、应变能力、沟通能力、思维方式等等都被迫飞速成长,这些软性实力的提升,则会在我们未来的人生中,帮助我们成为更自洽、更强大的个体。

但在那个留学的当下,在面临挑战的时刻,我们甚至都无法察觉到我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所发生的成长,只会觉得,留学生活好像从一开始的一团乱麻,慢慢变得顺利了起来。

周成刚老师与受访同学的合影

此外,在很多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到,在大家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,那个从旧环境带来的自我,与新产生的自我之间的相互审视、相互验证,会在拓宽我们认知边界的同时,带来新的视角。“因为在国外的时候,我好像更容易成为一个观察者,站在第三者的视角上看自己。”

比如,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世界,整体环境会更加强调“自我”、“尊重”,而在集体主义之下成长起来的我们,也会被影响到,开始逃脱“父母的期望”、“朋友的肯定”等等的束缚,开始回归自我、向内思考,这也就是为什么,很多人在留学之后才意外地发现,原来我还能做这些事,原来我更喜欢的路是这样的。

不断向内的探寻、审视,会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强大、更稳定的内核,让自己成为制造能量的人,而不是向外索取能量的人。在经过激烈的外部变化,终于在内部建立起稳定的自我之后,个体就会有新的空间,去接纳新思维、新思想,甚至是新的观念,最后成为更开阔的自己。

这些在留学过程中所锻炼的多样能力、不断拓宽认知边界的经历,都会成为我们永恒宝贵的财富,而这笔财富,无关学历,无关光环。

04

留学的意义

回到开头的话题——

在今天,我们还需要留学吗?

从留学生的历史意义上来看,似乎没有必要留学了,毕竟,和几十年前那些背负着强国责任的先辈们相比,我们现在的留学经历似乎不再能对社会、国家带来更多的贡献。

从留学的目的来看,如若我们只是把留学的目的当作提升学历,那么,现在国内的很多大学也在世界排名上坐有一席,大可选择在国内考研。如若是想要学习知识,那也不必费尽心力离家远去,毕竟在互联网时代,大量的知识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取。

威敏公学课堂

但同样是从留学的历史意义上去看,如若将我们这个时代放入历史的河流之中,就会发现现在的留学生们所被赋予的时代意义——如今留学生们对个人价值的探索、对个人精神的追求,不正是国家富强、社会进步的体现吗?

而从留学的目的来说,如若放下那些短暂的、功利的留学目标,那些对于自我更底层能力的锻炼、那些对自我眼界的开阔、那些真正能让一个人在人生中走的更为长远的内核,恐怕才是留学真正的目的。

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烙印,留学的内涵与意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。但我们相信,在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的今天,在机器与ai能够处理大量基础工作的时代,或许我们需要的,正是一批具备知识、能力和新思维的年轻人,而这群人,将会从各个角度、各个层面,对现代社会做出他们独有的贡献。

接受采访的留学生

所以,在今天,我们还需要留学吗?

这个问题在风中飘扬,而答案,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,正回荡。

原创新东方

说明: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沂蒙在线网"的所有作品,均为沂蒙在线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。未经许可,域内(临沂)商业性网站或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;域内商业网站转载本网信息须经书面授权 ,域外网站转载请注明"来源:沂蒙在线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、本网所刊登的沂蒙在线媒体作品版权,均为沂蒙在线所属媒体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。未经沂蒙在线相应媒体授权,任何网站或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沂蒙在线所属媒体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3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沂蒙在线网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 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联系本网官方客服人员予以删除。

AI全能编辑作者

橙红年代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,也是指红色和橙色两种颜色的结合,寓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。 红橙在线是一家新媒体平台,致力于传播橙红年代的价值观和思想。它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,提供新闻报道、评论、分析、观点等内容,以传播正能量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。红橙在线还提供视频、音频、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,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。该平台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声音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做出一份努力。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